建成覆盖全省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以室内污染为重点,开展城市环境安全危害因素与疾病谱调查试点工作,建立化学危害及生物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5)推广使用价廉中药、中草药、民间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三、发展重点与重大专项
(一)发展重点
1﹒人口与生殖健康
为提高人口质量,针对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性别失衡带来的相关问题,开展节育和优生优育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科技共享支撑平台。针对我省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低出生体重等问题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技术和干预模式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辅助生殖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水平。
(1)节育新方法的研究
改进避孕节育措施,研究避孕节育新方法、新技术,有效降低避孕失败率。
(2)建立出生缺陷的监测体系
探索出生缺陷的发生机制,建立出生缺陷的监测体系,开展环境有害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研究,并设计干预方案。
(3)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我省助孕技术的总体水平。
2﹒重大疾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针对我省主要传染病、地方病、职业危害和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预防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基础、临床和防控等多层面进行研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加强对疾病成因机制、监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技术和预防控制等技术和策略的研究。针对我省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研究。
3﹒食品、血液及环境安全
(1)食品安全
以控制食物中毒和膳食营养相关疾病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规范的研究与应用,开展我省重大食源性疾病危险性评估及危害预测预报研究,初步建立灵敏、高效的检测评估系统、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2)血液安全
开展对采供血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血液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及输血相关疾病的研究。重点研究血液安全质量体系监控、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方法。开展对保障安全使用血液及制品的措施和监控机制的研究,重点研究采供血全过程和血液质量的控制程序与方法、防止经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3)环境卫生
建立环境污染检测和监测技术体系与预警系统;开展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以及对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与预防控制策略研究;开展医院和实验室相关环境安全研究;开展公共场所和居室内空气污染预防控制措施研究;改善和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技术研究。
4﹒精神障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