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探索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鼓励各类开发区自主创新。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方式,充分调动和引导各类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园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健全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引导企业以优势资产、资源吸引外来资本,以存量换增量,引进各类投资项目。依托优势支柱产业项目,着力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办好重点节会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组团招商、定向招商等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强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好招商引资中的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落地实施,提高招商实效。加强与周边、东中部发达省区的经济技术协作,拓展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智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三)加快转变外经外贸增长方式。按照国家出口政策导向,努力提高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带动服务贸易的逐步发展。积极支持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加强与境外的资源合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各市州、各部门要以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历史经验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突出改革重点,明确改革任务,强化改革责任。要继续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对改革的统一领导和决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继续做好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有关改革的牵头主管部门要落实好改革任务和责任,承担多项改革任务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牵头主抓处室,切实加强部门内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改革工作的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改革工作责任制和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全省各项改革的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组织进行重大改革措施的调查研究,紧密跟踪各项改革进展情况,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落实,共同完成今年的改革任务,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甘肃省2008年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
号 | 内容 | 主抓或牵头部门 |
1 |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重点做好金川公司、酒钢集团、西北化工、华煤集团等企业产权多元化工作。研究理顺三毛集团、兰炭集团、兰光公司、西北永新集团、长城电工集团等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产权管理体制。 | 省政府国资委 |
2 | 继续推进物产、农牧、粮食、商贸、建筑、旅游等其他行业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 | 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农垦集团、省物产集团 |
3 |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做好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监管工作。继续做好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出资人财务监管制度,强化对省属企业的审计监督,加强高风险投资项目管理。探索会计、审计、统计相衔接的出资人财务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有效途径。 | 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 |
4 | 力争年内完成省属骨干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工作。全面完成省属6户困难企业破产重组工作,基本完成中央及省属下划企业破产重组任务,启动兰通厂、兰州电机厂、兰炭集团、兰拖厂、天水长控厂等企业政策性破产重组工作。 | 省政府国资委 |
5 |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及我省有关政策措施,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作,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省中小企业局、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兰州中心支行 |
6 | 积极培育拟上市公司资源,扩大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 | 省政府金融办、甘肃证监局、省政府国资委 |
7 | 重视利用债券市场,推动省内企业公司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工作,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 省发展改革委 |
8 | 进一步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 省农牧厅、省国土资源厅 |
9 | 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业培训及社会保障问题。 | 省农牧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 |
10 |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省国土资源厅 |
11 |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我省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及稳定就业转变。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 | 省劳动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 |
12 | 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为城乡劳动力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 |
13 | 研究制定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加快建设行业信用记录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信用信息共享。 | 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省工商局 |
14 | 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制定《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基本完成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标准、工作人员认定和聘用制工作。 | 省编办、省人事厅 |
15 | 继续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大厅运行机制,编制完成我省依据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目录。做好三类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清理规范和培育试点工作。 | 省审改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
16 | 努力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信息化办公室 |
17 | 制定《甘肃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甘肃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管理办法》,坚持推进依法行政。 | 省政府法制办 |
18 |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乡财政最低支出保障机制。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制定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细则。研究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改革措施,积极鼓励落实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措施。 | 省财政厅、省地税局 |
19 |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研究制定《省直单位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办法》。 | 省发展改革委 |
20 | 制定实施打造兰州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制定“招行引资”的具体优惠政策,完成浦发、民生银行甘肃省分行组建工作,争取启动我省省级法人保险机构筹建工作。 | 省政府金融办、甘肃银监局、甘肃保监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 |
21 | 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 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
22 | 制定出台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 | 省编办、省人事厅 |
23 | 完善村财乡管管理制度,强化基层财政支出管理。加大财政对村级财政的补助力度,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 省财政厅 |
24 | 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为突破口,促进乡村其他债务的清理化解。 |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
25 |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试点范围,完善仲裁制度。 | 省农牧厅 |
26 | 争取国家支持,扩大我省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落实财政补助资金,扩大试点范围。 | 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甘肃银监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