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民工培训情况,是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并取得成效;
3.员工是否遵章守纪情况;
(四)建筑施工行业
1.农民工培训情况,是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并取得成效;
2.针对建筑施工行业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特点,是否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3.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机械行业
1.建立健全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情况,执行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制度情况;
2.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锅炉、起重机械、工业管道、厂内机动车辆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4.各种设备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转情况;
5.农民工培训情况,是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并取得成效。
(六)人员密集场所
1.消防设施配备是否齐全;
2.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闲置厂房租赁场所是否存在“三合一”现象;
4.农民工培训情况,是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并取得成效。
(七)其他行业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内容。
三、各阶段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2月-4月)
1.对2007年排查出、未整改到位的重大隐患进行整改销号;凡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的,务必整改到位;3月底前尚未完成整改的,也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同时按照国务院安委办要求,于每月25日前,报告隐患整改情况,属重大隐患未整改的,填报《重大事故隐患概况报告表》;
2.制定并实施2008年隐患排查方案,落实整改资金计划,建立隐患排查责任制;
3.重要设备设施停产检修和现场生产的组织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二阶段(5月-9月)
1.防高温、防汛、防异常天气措施的制定、落实;
2.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等环节防泄漏、防中毒、窒息和防爆炸防范措施落实;
3.锅炉、起重机械、工业管道等危险性大的设备设施和密闭涂装作业等场所落实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