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
(鄂政发[2008]1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我省低丘岗地、低产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低丘岗地和低产林(以下简称“双低”)改造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双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低丘岗地改造是指对地势相对较高、坡度25°以下、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缺水怕旱、利用效率不高的区片进行科学开发、综合利用。低产林改造是指对因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低于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的林分进行优化改造、高效利用。推进“双低”改造工作,是继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加强低丘岗地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治旱治贫,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配套工程;是扩大我省土地有效供给、缓解经济发展用地“瓶颈”制约,增加土地后备资源的储备工程;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现代林业建设,提高林地产出率,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工程;是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扩大规模化经营,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效益工程;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双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此项工作。
二、明确“双低”改造工作的主要任务
全省“双低”改造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协调为目标,综合开发利用低丘岗地,建设一批道路通畅、灌排自如、田块规整、土壤肥沃、林网秀美的当家地、生态田;改造低产林,建设林分质量好、生产潜力大、林木结构优的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任务是:低丘岗地改造推行园田化、水利化、生态化;低产林改造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高效森林资源和林特产品,努力实现“双高一好”(高产出、高效益、生态好)的目标。从2008年起,用7年时间,全省完成“双低”改造800万亩,其中:改造低丘岗地300万亩,改造低产林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