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线电视进村入户
(一)目标任务。2006年,实现20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全市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以上,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力争达到70%。
(二)资金筹措。2006年需要投入资金3000万元。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补助资金300万元(其中预算内安排200万元,广电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
(三)考核奖励。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由各区县广电(文化)局负责,财政补助以奖励网络公司为主,具体奖励额度与当年新发展用户初装费优惠幅度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市文化局、广电局具体负责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每年11月底,市文化局、广电局对当年实事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形成综合汇报材料报市农村新八件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6:
农田设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农田设施提升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农村抗旱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一)目标任务
2005-2007年,计划完成村级泵站改造150座,其中2006年改造完成50座,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证农业生产需要。
(二)资金安排和补助办法
完成该目标任务,需总投入4500万元,资金安排实行市、区县、镇街三级负担的原则,负担比例原则上为5∶3∶2。2006年需投入1552.2万元,市财政安排750万元。
(三)保障措施
1、按照“明确事权、落实责任,分级负担、重在实效”的原则,镇街是实施建设和改造工程的责任主体。市水利、财政部门根据郊县水利、财政部门申报的更新改造计划,建立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审批当年实施的项目计划,并予以专项补助。水利部门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农村抗旱排涝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
2、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抗旱排涝基础设施建设。
3、建管并重,落实农村泵站养护管理责任。强化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泵站建设水平。切实落实镇街作为农村泵站建设、养护责任主体的职责,形成泵站“有人建设、有人养护、有人管理”的良性机制。
(四)检查验收
市水利局每年11月底组织对各区县农村泵站改造完成情况和资金配套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形成综合汇报材料报市农村新八件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小型农桥建设和改造
(一)目标任务
至2007年,完成588座村级小型农桥的建设和改造,其中2006年完成116座。
(二)资金安排和补助办法
完成2006-2007年农桥建设计划,工程需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2006年投资1250万元。建设、改造所需资金实行分级负担,对六合区、高淳县、溧水县财政投入资金,省、市、区县负担比例为5∶4∶1;对其他区,省、市、区负担比例为5∶3∶2。
(三)保障措施
1、按照省、市出台的小型农桥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强化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建设质量。
2、郊县财政部门根据轻重缓急,申报农桥新建、改造分年度实施计划。市财政局建立农桥建设项目库,报省批复后,下达当年实施计划及专项补助资金。
3、拓宽筹资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出资出力,调动农民投工建桥的积极性,支持农桥建设。
4、建管并重,落实农村小型农桥养护管理责任。切实落实镇街作为农村小型农桥建设、管护责任主体的职责。
(四)检查验收
市财政局每年11月底组织对各区县农村小型农桥建设改造完成情况和资金配套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形成综合汇报材料报市农村新八件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7:
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07年,完善水质安全工程,对无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含以漂白粉消毒的水厂)配齐净化和消毒设施;完善连网供水工程,扩大镇以上水厂的覆盖面,撤并村级小水厂(站),实现管网对接,由镇以上水厂连网供水;科学规划农村水厂的布局及规模,结合改扩建工程,对部分镇级水厂进行扩容升级。2006年重点做好36个村级水厂撤并工作,受益人口10万人。
二、资金安排和补助办法
2006年市级财政补助180万元,其余资金由区县负责筹集。
1、加大对无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配套消毒和净化设备投入。市级财政对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的每个水厂分别安排消毒和净化设备专项补助;其他区由市级财政对每个水厂安排消毒设备专项补助。
2、鼓励撤并村级小水厂,扩大区域供水能力。对撤并的村级水厂按受益人口测算补助,市级财政对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按每人20元标准进行补助,其他区按每人15元标准进行补助。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管理,明确责任。二次改水工作实行区县政府负责制,市爱卫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及检查指导工作,市爱卫会各委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工作。各区县政府要明确农村水厂的管理主体,建立责权利对等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农村水厂的长效管理。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区县政府要以实现大规模区域供水为目标,整体科学规划,优化整合资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实施二次改水工作中,撤并规模小、运行效益差的农村水厂。要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水厂管理机制,确保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实现农村水厂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要避免过渡性的改水工程,条件不具备的应缓建。
3、加强农村改水资金监管。改水工程所需管材要以区县为单位,实行政府招标采购。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定期审查。二次改水实行项目申报制,根据报批的年度项目计划,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每年分两次拨付。上半年拨付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半用于工程启动,其余部分待当年工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拨付。
四、检查验收
市爱卫办每年11月底组织对各区县农村二次改水完成情况和资金配套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形成综合汇报材料报市农村新八件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近8: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06年起,六合、溧水、高淳“一区两县”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140元/月,其他区县不低于180元/月;今后随经济和社会发展适时再提高,并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