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宁波电子口岸建成为具有标准性、实用性、可靠性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商,在全市“大通关”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基础平台更加稳固,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资源整合初见规模,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经济活动主体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程度明显提高,协同作业初见成效;物流商务和增值项目、政府推进项目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范围更加广泛,电子传输类、电子申报类、通关查询类、物流查询类、服务软件类等项目种类更加齐全,用户办事更加方便;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平台流量逐年递增;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通关速度进一步加快,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信息平台运作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初步建成服务海运、陆运、空运和多式联运,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商。
三、今后五年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计划
(一)2008-2009年,建成以海运集装箱运输物流业务为重点的口岸信息平台。支持宁波地区外贸物流行业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信息交换和业务运作,确立宁波口岸数据交换中心地位;面向陆运、空运方面的拓展工作开始起步;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并开发一批相关项目。
(二)2010年,建成服务海运、陆运、空运及多式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口岸信息平台,加强与其他区域性平台的合作,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逐步争取长三角地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三)2011-2012年,发展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商。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其他各类区域性和专用性的物流信息平台连接,提供全国范围的端到端的物流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上物流信息平台结成战略联盟来提供整个供应链流程上信息的服务。
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明确资金投入方式
电子口岸建设资金包括三个部分两种性质,三个部分包括平台建设资金、平台运营资金、项目开发资金。两种性质包括政务类和商务类。一般来说,政务类应由政府采购形式出资,商务类应由企业出资。
1.信息平台建设资金。目前完全由市财政和股东方出资,已通过验收。下一步要建设的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等商务性平台,可在目前的信息平台上开发,需要继续完善的由宁波电子口岸公司出资。
2.信息平台运营资金。原来完全由市财政和股东方出资,考虑到平台目前处于初创阶段,政务部分由政府按服务采购形式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