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专合组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纳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农业的领导具体抓。各级党委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直接联系2至3个专合组织。市上成立专合组织领导小组,将发展专合组织的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管理,并在年终由领导小组对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进行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县(区)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2、部门配合。农办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其规范发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依法履行职责,认真负责地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培育、政策咨询、义务指导、宣传培训工作;科协要做好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服务工作,搞好审查、审批,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帮助其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供销社要创新体制,强化组织指导和带动职能,重点抓好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流通协会、三农服务中心的建设,并做好相关的审查、审批、登记造册工作;工商、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搞好专合组织的登记注册,加强管理;财政、税务、交通、国土、人事、技监、发计、金融等部门要大力支持,认真执行关于发展专合组织的优惠政策;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涉农部门要加强对专合组织的指导,帮助其规范管理,发展壮大。
3、强化培训。加大培训指导工作力度,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重点抓好县(区)、乡(镇)干部及现有专合组织的理事会人员、监事会人员、骨干会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一批专合组织的事业骨干和中坚力量,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间造就一批熟悉专合组织基本知识的工作骨干。通过培训,规范运作,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尤其是完善契约约束机制、风险调节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成员利益不受损害,确保成员增产增收。通过培训,把科学技术和成果传递给农民,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致富本领和科学文化素质。
4、试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稳步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市上确定两个市级试点示范县区开展试点工作,各县区确定2-3个专合组织开展试点。积极开展创“明星协会”、“十强协会”等活动,促进一批先进典型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发挥创建科普示范县区、示范乡(镇)、示范基地、示范户的重要作用,帮助和扶持专合组织上规模、上档次,增强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