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得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的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自愿民主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不得强迫命令,不得行政包办。三是坚持多形式发展原则。在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多主体、多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法律和政策允许条件下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村能人、乡村干部等单位和人员采取多种形式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开展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也可以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四是坚持示范引导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和典型引导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行为,强化民主管理,增强凝聚力,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发展重点
  1、立足优势产品加快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是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原料基地集中。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做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我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生猪、水果、禽兔、蔬菜、水产等产业,形成量大、质优、市场竞争力强的商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基地建设要同培育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组织销售的功能。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着力搞好30个省、市级“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建设,力争全年建成优势产业基地650个,面积100万亩,年出栏生猪2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3万户,年出栏小家禽畜的规模养殖户达到640户。加强基地建设要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的促进作用,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土专家”要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中发挥积极作用。
  2、围绕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规模大、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带动农户多”的要求,立足现有龙头企业,提升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导支持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更新设备与技术,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重点抓好60户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以佳美为龙头的水果产业,以福润、福元等为龙头的生猪产业,以汇源、威宝等为龙头的蔬菜产业,以松林丝厂、隆昌银华等为龙头的蚕业产业,以隆昌禽苗市场和都英羽绒公司等为龙头的水禽产业,以汉丰、飞龙等为龙头的优质粮油产业,以正大、万千等为龙头的饲料产业,以巨森、嘉富公司等为龙头的木竹产业,以川藏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立足现有资源和区位比较优势,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具备把握市场、开发产品、为农服务等基本能力的农业企业,促其尽快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有实力的业主、大户和加工企业作为扶持重点。同时,要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是市场前景好、运行机制活、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新增上亿元的企业2户、5000万-1亿元的企业5户、规模以上企业10户。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