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加快京郊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

  (三)主要任务。

  一是三年新建农民田间学校500所,续建800所。其中,2008年新建200所,支持续建100所;2009年新建200所,支持续建300所;2010年新建100所,支持续建400所。要求每所学校帮助、带动周边村镇建分校1-2所以上。培养农民土专家1.2万人左右,辐射带动30万左右农民采用新技术,使农民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显著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农民户均收入平均增加15%以上,使500个村科技领先、乡风文明、和谐发展。

  二是培养1400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加快辅导员培养进程,计划2008年培养600名,2009年培养800名。拓宽农民辅导员培养渠道,扩大辅导员师资选拔范围,由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扩展到在京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服务中介、科技示范户、种养殖业大户等单位和个人。完善辅导员再培训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培训,并实施资格准入制,逐步建立一支由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和高级辅导员组成的辅导员师资队伍。

  三是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管理系统。针对农民需求,搭建农民田间学校互联网平台,畅通农民和专家的有效对接渠道,通过网络发布平台、短信互动、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反馈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和问题,借助多行业、多层次专家库资源,实现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与农村生产实际对接,使农民能及时获得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生产与销售等相关信息,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四是统一建立标准规范,确保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要逐步实现"六个一"的标准(一组、一员、一批、一田、一网、一栏),即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在村里要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即科技协调工作站),该小组由市级技术专家、区县或乡镇技术负责人和村农民辅导员及村负责人构成;培养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推广员或科技协调员);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场);发展一个农民田间学校互联网;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通过实现"六个一"的建设标准,确保学校在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明确项目管理职责。

  由市农委、市科委、市农业局和市财政局共同成立市级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市级协调小组"),市级协调小组由各成员单位分管主任(局长)及相关处长构成,市农委分管主任担任小组组长。协调小组负责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统筹工作,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审定项目,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