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8年农机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资打假工作,确保郊区农村社会稳定和生产安全,结合本市农机销售和维修市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严把流通和使用二个关口。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农机经营、维修人员的诚信度。通过开展农机产品打假专项行动,从市场源头堵塞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维护本市农机产品市场秩序,提高郊区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集中整顿和专项治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五项任务。
一个目标:全市农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广大使用者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增强。
五项任务:一是加强源头治理,促进放心农资供应;二是狠抓市场监管,规范农资市场,提高农资生产企业、经营者的诚信;三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四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维护自身利益能力,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介绍辨别真假农机产品和零配件的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五是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制度,充分利用市农业局开通的12316服务热线。
三、工作安排
(一)1月下旬,制定全市农机产品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二)3月上旬,召开全市农机农资打假动员大会。
(三)3月中旬,参加全市统一组织开展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形成农业系统农资打假宣传高潮。市、区县、乡镇上下互动,统一行动,集中宣传法律法规,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知识,充分利用12316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在全市形成强大的打假护农声势,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四)3月下旬,组织开展农机系统农资质量抽检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行动。针对农机市场进行质量监督抽检,依法公布抽检结果。4-5月份根据抽检结果,查处农机经销、维修市场的违法行为。依法没收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机产品,督促企业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机产品实行召回,杜绝假劣农机产品流入社会,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五)9-10月份,结合“三秋”农业生产,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六)配合完成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督查任务。积极参加市农业局农资打假协调领导小组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开展农资打假督查。同时对评选出的放心农资经营单位(户)进行跟踪检查。
(七)11月份,开展农机打假案例评查活动。在全市系统内开展农机执法案例评查活动,公布全市农机产品打假案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确保农资打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市农机监理总站成立以主管副站长为组长的农机产品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机产品打假工作的领导,总站执法宣传科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将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工作有人负责,措施切实可行。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农资打假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多种媒体和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农资法律法规和识别真假农资常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