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密切关注重大、集中、倾向性问题,逐步提高财务监管效能。
1、要充分运用财务快报、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审计等手段,及时发现重大问题。针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提出建议和办法,不断提高财务监管的效果。
2、要通过对财务预决算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评价,从宏观、微观等层面,注重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趋势,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紧紧把握国企财务管理新趋势,逐步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
1、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工作。要了解掌握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要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进度,落实工作程序,防止工作脱节,保证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有序、平稳。对执行新准则后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要做好后续管理的研究,切实提高企业财务基础管理水平。
2、要规范有序地推进新税法的实施。通过摸底调查,了解企业目前的税负状况,以及实施新税法后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的变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处理好新税法在企业改制、重组和资产评估等日常监管过程中带来的财务筹划和税务筹划等问题;做好新税法的宣传指导工作,及时对各级企业在实施新税法中产生的问题予以协调和帮助。
三、扎实做好日常财务监管工作
(一)继续做好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
1、要继续做好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工作。完善财务决算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决算工作程序和内容,按规定充分披露财务信息;做好财务决算报告的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对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积极整改落实。
2、要继续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完善适合本企业的财务预算制度,逐步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等环节的程序以及各部门的职责。通过建立完善内部预算监控体系,加强对预算重要环节重点监管,加强对重要子企业、重要项目的预算规范、控制和监督,提高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的质量。
(二)进一步做好财务快报、重大财务事项报告等动态监管工作
1、要完善动态监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进一步提高财务快报等动态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做到按时上报。认真做好重大财务事项的报告工作,对当季未发生重大财务事项的,应填零上报。同时,加强对数据的审核,进一步提高动态监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