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各级执法部门要完善规范行政执法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减少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在岗培训和教育,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职责。任何部门不得雇用临时人员执法。要增强公正执法意识,强化权限意识、证据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杜绝发生耍特权,随意扣押、查封、冻结、没收财产、随意停业整顿、吊扣证照等违法违纪行为。对企业或个人行为,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禁止的,任何部门不得干预。(牵头单位:州法制办、州监察局;责任单位:各执法部门)
27、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严禁双重标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作用,依法监督各类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和滥用职权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予以查处,确保公正执法。(牵头单位:州法制办、州纪委、州监察局、州法院;责任单位:各行政执法部门)
28、加大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力度。逐步完善法律服务市场,司法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设立法律顾问机构,大力扶持、指导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要通过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逐步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特别是企业生产者、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水平。州内企业和投资者在投资经营过程中,遇到各种矛盾和纠纷,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提供法律维权服务的,由州委政法委协调各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州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州司法局)
29、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实行实名有奖举报。州和县市均设立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认真落实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处理办法和实名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奖励办法,凡具有执法职能的部门均应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鼓励支持人民群众、投资者、企业法定代表人等通过电话、来信、来访、电子邮件等形式,投诉、举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州纪委、州监察局;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工商联、州优化办)
五、营造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
30、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全社会强化重商、亲商、护商、安商和尊重纳税人、保护投资者的开放意识,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投资经营者方便不方便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志,努力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做深做实。(牵头单位:州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州委州直机关工委、州直各部门、各级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