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对新桥、幸福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经营设施进行整合、扩建,使入场交易的再生资源年交易额达到2.1亿元以上;整合、改造市区现有再生资源经营网点,逐步在市区形成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回收利用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以现有的222个经营网点为基础,加快县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供销社、财贸办)
6.积极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建立和规范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加强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优先落实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定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依法取缔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企业和经营业户。(责任单位:市经贸委、供销社、财政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
7.做好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工作。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管理,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以现有汽车回收拆解连锁店为基础,不断扩大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业务,积极做好报废汽车补助和氟里昂、废旧电瓶的回收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市经贸委、供销社)
五、加强目标责任考核
1.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和重点用能、排污企业,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未完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实行工作问责制,并对未完成节能责任目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市管重点用能企业负责人年薪与企业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凡未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其领导层不享受年终考核奖励。(责任单位:市经贸委、环保局、人事局、监察局、统计局、国资委)
2.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分析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统计制度,充实统计力量,理顺统计渠道,扩大统计范围,增强统计分析能力,为节能减排主管部门决策和实行责任考核提供有效数据。(责任单位:市统计局、环保局、人事局)
3.组织开展节能奖评选活动。按照《烟台市节能奖励办法》规定,组织申报市节能奖,对达到标准要求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市经贸委、人事局、财政局、统计局)
六、强化政策调控机制
1.强化财政支持。参照国家、省对节能技改项目以奖代补的做法,发挥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对改造后已形成节能能力的市级节能技改项目给予适当奖励。(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经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