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
(鲁发[2008]8号 2008年3月27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全省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新阶段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对外开放全局。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后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省3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增强了综合经济实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没有对外开放就不会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和繁荣。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为我省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拓展我省发展空间,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外开放是强省之策、富民之路。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工作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对扩大对外开放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我省对外开放新局面。
(二)增强扩大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我省对外开放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机遇挑战并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阶段。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迫切要求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外开放正面临难得的重大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全国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我省已经拥有良好的开放基础和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同时,对外开放面临许多挑战,我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做到“两个防止”,任务十分艰巨;周边区域发展,已经形成强劲竞争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把握机遇条件,妥善应对风险挑战,有效化解矛盾制约,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创新、促发展。
(三)明确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今后五年我省对外开放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加快实现工作指导的转变,坚持深化开放、内外联动、全面推进、提升水平,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起来、经济领域开放与其他领域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快实现利用外资向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对外贸易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走出去”向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转变、各类园区向集约建设科学发展转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增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到2012年,我省对外开放的主要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