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意见

  (二)到2010年的任务目标。
  --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收购烟叶30万担以上,进入全国重点烟叶产区行列。
  --完成20万亩基本烟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智能化烘烤设施配套,改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烟叶烘烤水平,夯实烟叶生产基础。
  --建成烟叶生态村145个,其中,莒县92个、五莲县38个、东港区6个、岚山区9个;每个生态村的烟叶种植规模达到500亩左右,使生态村的烟叶种植面积达到全市总种植规模的80%左右。
  --发展50个烟叶农场和1500余个烟叶种植大户,使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的种植面积达到全市总种植面积40%以上,促进烟叶种植面积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特色产业带,实现烟叶种植规模化。
  --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各类烟叶生产实用机械350余台套,建立烟叶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力争全市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达到50%以上。
  --试点建设5个烟农经济合作组织,发展800余个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队(户),推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职业化烟农队伍,完善烟田保险制度,健全生产保障机制,实现烟叶生产专业化。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各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以基层烟站和烟区水利、烤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烟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对全市的基层烟站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努力建成一批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综合性工作站,提升基层烟站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网络布局、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基本烟田的水利配套工程建设,逐步改善烟叶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烟叶种植效益。要根据基本烟田规划和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要求,本着统一规划、先进适用、规范标准、智能控制、配套完备、集中成群、专业烘烤的原则,大力加强密集烤房建设,加快实现专业化密集式烘烤。要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和国土储备总体规划结合起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工作推进步伐。有条件的区县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快烤房和烟区水、田、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夯实基础。
  (二)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发展烟叶生产专业村。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促进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各级要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按照“政府牵头、烟草为主、部门联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以基本烟田的规划与保护为基础,稳步推进重点植烟村的农田水利、密集烤房、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切实加强烟叶生产科技推广体系、风险保障机制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文教卫生、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帮扶,逐步增加生态村的建设数量,扩大单个生态村的烟叶种植规模,有效提高全市烟叶生产的集中度,最终形成以生态村为主导,规模稳定、特色鲜明的烟叶生产格局。
  (三)优化烟叶生产布局,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各级要将烟叶生产纳入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各方面配套政策的适当倾斜,有效推动烟叶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努力扩大连片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千亩村、万亩乡,建设特色鲜明的烟叶生产产业带和区域种植区。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思路,完善措施,灵活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烟能手流转,逐步形成以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发展适度规模化种植。要积极引导烟草公司、企业职工、烟农或社会力量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烟叶农场建设。要积极引导合理轮作,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努力提高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各级烟草部门要在生产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风险保障、公益帮扶等方面向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倾斜,形成鼓励发展规模种植的良好氛围。要借鉴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围绕重点卷烟企业和优势品牌,用基地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推进厂办优质烟叶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