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扎实推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坚持资金向村镇倾斜、公共服务设施向村镇延伸,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实抓好村镇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先规划后整治,年内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乡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心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0%。在规划指导下,切实搞好村镇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行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支持引导,各区县政府、各乡镇安排好配套资金,推动村镇加快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载体服务功能; 加强村镇环境卫生管理和人居环境建设,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为重点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卫生洁具,从根本上解决“三大堆”和“脏乱差”问题,改善村容村貌;按照鲁苏省际边界地区规划,继续搞好边界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边界出入口的节点城镇和沿2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村镇和边界村庄,搞好整治区域以及沿线防护林区域绿化、可视范围内河道整治、山体及护坡治理和违法违章建设拆除,尽快将边界地区日照区域建设成管理秩序好、人居环境新和能够反映日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文明精品带。
  (三)严格落实“门外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民参与、依法监督”的原则,建成区范围内临街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村居、市场、个体工商户必须严格按照划分的“门外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区,认真履行责任制规定的义务,保证责任区内达到规定标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一是抓好“门外三包”工作。突出抓好“门外三包”区硬化、绿化、亮化、环境卫生、排水入网、容貌秩序管理等工作。搞好“门外三包”区内尚未硬化人行道铺装,硬化用材色彩与沿街建筑物和人行道色彩搭配合理,达到平整美观,无积水、无塌陷、无破损。加大绿化力度,做到适地适树,乔、灌、花、色叶植物合理搭配,无裸露地面;继续搞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积极做好垂直绿化工作,适时栽植蔷薇等攀援植物;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在原有绿地上适地栽植大中乔木,搞好苗木修剪,提升整体绿化水平。在沿街建筑安装足够的射灯、轮廓灯、霓虹灯,保证功能完好、定时启闭。各沿街单位按要求设置果皮箱等卫生设施,及时清除院内外杂草、垃圾,做到无废弃物、无垃圾、无污物、无积水;有条件的单位、村居要适当建设小型垃圾收集站,提高垃圾收集清运水平,防止垃圾“二次污染”。加强沿街单位污水排放管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严禁乱排污水。容貌秩序应达到店招牌及户外设施按要求设置,无破损、残缺;严禁倚门设摊、店外经营、店外修车、店外洗车、店外加工、乱堆杂物、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车辆;继续实施“穿衣戴帽”立体包装工程,对主次干道两侧沿街有碍观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进行包装或拆除,保持市容整洁美观。二是抓好“门内达标”工作。门内物品堆放整齐,地面、墙壁整洁,无杂物;院内必须备有垃圾收集容器,按规定清扫、清运垃圾,清除杂草;搞好庭院绿化,合理布局绿地;加强院内车辆停放管理,保持良好的管理秩序。
  (四)大力实施环境绿化。认真实施“生态建市”战略,抓好滨海地带、沿海公路、山体、河流、森林、绿地、道路等绿化工程,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圈。结合城中村改造,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以栽植乔木为主,实行立体式绿化,提高绿化景观和绿化功能效果;加快滨海地带、沿海公路和临沂路、滨州路、聊城路等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建设,继续对银河公园、海乐绿地、海天绿地、威海路等绿化进行完善提高,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园、绿地等场所合理设置休闲健身设施,提高群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河湖塘沟渠等水系整治及周边绿化;以植树造林为主,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山石资源开采的专项整治,对奎山、卧龙山、黄山等山体进行全面恢复治理,恢复植被和地貌景观。加大对违规侵占绿地和非法破坏绿化设施的整治力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