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26.5亿美元,增长41.1%,超预期28.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亿美元,增长25%,超预期8个百分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7亿美元,增长20%,超预期7个百分点。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企业招商成效明显。东营港对外招商进展顺利。风电等新能源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招商取得突破。黄河国际论坛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均按市场化运作建设。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游船码头项目已与投资方达成初步协议,区内观鸟栈道、百鸟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泰国正大集团拟投资建设占地2.9万亩的渔业养殖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五)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制定并实施了就业困难对象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收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8%。进一步加大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政策措施。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6元,增长11.3%,超预期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5869元,增长13.8%,超预期3.8个百分点。
二、2008年经济走势分析及主要发展预期目标
2008年,国际经济前景总体上继续向好,国际原油价格仍居高位,对全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较为有利。国家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这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为健康有利的宏观环境。黄河三角洲开发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之后,又被省委、省政府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布局中“一体两翼”的北翼列为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虽然还面临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但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和工作,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格局已经展开,全市经济社会已具备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从农业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趋势继续看好。从工业看,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全市74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估算新增产值达560多亿元。改制后的油田存续企业,依托其人才、市场、技术等优势,正在快速打造全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这一新的支柱产业。从服务业看,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4个百分点,占比提高4.2个百分点,随着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服务业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从环境看,2007年全市突出了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黄河水城建设扎实推进,“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三路两港一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的改善,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消费看,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不断改善,随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