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 级 指 标
| 分值
| 评 价 标 准
|
A
| B
| C
| D
|
| | 9、建立和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制度,执行有关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要求。
| 1
| 1.0-0.90
| 0.89-0.75
| 0.74-0.60
| 0.59-0
|
10、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义务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 1
| 1.0-0.90
| 0.89-0.75
| 0.74-0.60
| 0.59-0
|
二
经
费
投
入
12分
| (三)
经费保障
(6分)
| 11、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和“一个提高”。
| 3
| 3-2.70
| 2.69-2.25
| 2.24-1.8
| 1.79-0
|
12、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合理用于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并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安排用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等。
| 1
| 1.0-0.90
| 0.89-0.75
| 0.74-0.60
| 0.59-0
|
13、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 2
| 2.0-1.8
| 1.79-1.50
| 1.49-1.20
| 1.19-0
|
(四)
经费管理
(6分)
| 14、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经费和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市颁公用经费定额标准。
| 4
| 4.0-3.6
| 3.59-3.0
| 2.9-2.4
| 2.39-0
|
15、按时拨付专项资金,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保证其使用效益。
| 1
| 1.0-0.90
| 0.89-0.75
| 0.74-0.60
| 0.59-0
|
16、依法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和弱势群体教育资助制度;落实本市有关“两免一补”的政策。
| 1
| 1.0-0.90
| 0.89-0.75
| 0.74-0.60
| 0.59-0
|
| | 17、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学校(幼儿园)设置规划,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规模及布局;新建居民区教育配套设施应当与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同期交付使用;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和职教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 4
| 4.0-3.6
| 3.59-3.0
| 2.9-2.4
| 2.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