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实现与教育部、其他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本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等的互联,及时更新职教信息,迅速反应国内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
  3.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积极建设网上职业教育基础课程资源库,实现与各类教育的资源整合。开展远程教育与学习的试验,进行基于网络的专业技能训练试验。
  4.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建设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展电子认证系统建设,实现与市级统一认证系统对接;与基础教育学生数据衔接,完善招生与就业管理系统;开通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完善办公平台,实现与市教委办公系统的连通。
  5.建成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平台
  完善毕业生信息查询系统,实现开放式查询;建设部分专业远程学习系统。
  (三)建设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站
  利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网络优势、远程教学平台开发经验,建设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站。为首都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开放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宣传、引导和指导首都各级单位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
  基于网站平台,建设市民学习资源。实现网上课程资源数量2500集以上,内容覆盖政治理论与实践、我与奥运、首都市民大讲堂、空中大学、北京历史文化、新农村致富之路、职工学习园地、来到北京、老有所学、社区学习园地、健康生活、人人学外语、法律知识、学习与考试等方面。通过广泛的视频资源,为首都市民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促进居民终身学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管理。
  在北京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切实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要把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检查。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项投入,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专项用于信息化建设。对已经达到建设标准的单位要进行绩效考评,引导他们注重发挥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资源建设,主动为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
  发挥信息化对事业的促进作用,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下大力气构建职业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形成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附件5:
北京市属高校信息化行动计划
(2008-2010年)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信息化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市属高校信息化是“数字北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市属高校教育、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加快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首都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首都高等教育国内领先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北京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指导、规范和积极推进市属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促进市属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坚持“统一标准、整合资源、服务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主线,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构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基础,以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为保障,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教育质量,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校园。
  到2010年底,市属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地方高校领先地位,计划建设5所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其标志为:建成一批标准规范、应用广泛、作用突出的网络信息应用系统;拥有一批特色明显、内容丰富、高度整合、充分共享的信息资源;建立完善市属高校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体系并推广实施;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运行服务与保障机制;培养一批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信息化骨干人才。
  二、完善网络基础建设,规划建设高校城域骨干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