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为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吴忠市畜牧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副市长何旭东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利通区党工委书记冯德胜任副组长,市财政、供电、交通、水务、畜牧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园区建设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总结验收。成立吴忠市畜牧科技园区建设专家小组,配合办公室做好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入园项目审定、评价和验收等工作。
(二)政策扶持,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条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采取“政府组织、上下对接、项目联动、部门齐抓”的运行机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水务部门重点负责园区供排水配套设施建设;畜牧部门负责园区建设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交通部门负责园区道路硬化工;,土地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切实解决好园区建设用地;供电部门负责解决养殖园区电力设施;发改、财政、环保、金融等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形成合力,尽力为畜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提供服务,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多元投资,加快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活化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筹、农民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市级配套比例,整合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园区条件设施的完善与提升、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对涉及支持农业的各类资金和项目要优先向园区倾斜,激发企业和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做大项目,提高产业化水平。
(四)创新机制,促进园区建设健康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完善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为主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园区建设新机制。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园区建设,建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加快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发挥资源、设施、产业和技术优势,逐步向周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现代畜牧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科技兴园,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与应用。加强与区内外科研、教学单位的协作,增强科技的支撑力度;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创新科技推广方法和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应用和带动经营发展的新技术服务模式;加强区内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为科技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设施农业条件下的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畜产品生产高产高效基础上生产技术的生态化和无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