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坚持部门联动的原则。国土、监察、财政、发改、工商、环保、建设、规划、公检法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土地执法的合力,共同构建高效统一、配合有力的土地执法监察格局。
三、目标任务
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试点工作要与当前正在全市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紧密结合,按照中央提出的“统一认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总体目标要求,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依法科学规范管理和服务,不断创新执法工作理念和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促使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具体目标要求是:围绕一条主线、推进四个创新、破解四个难题、健全十项制度、取得四个成效。
围绕一条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新机制。
推进四个创新:创新执法工作理念,创新执法工作思路,创新执法工作机制,创新执法工作方法。
破解四个难题:一是破解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强,违法责任追究难落实的问题;二是破解法不责众、执法难的问题;三是破解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四是破解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
健全十项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行政首长问责制、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集体会审制度、国土资源内部审批会审制度、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与责任追究制度、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国土资源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国土资源案件受理和查处制度、国土资源行政执法案件司法强制执行工作衔接制度、国土资源管理土地使用权和矿产权部门联合会审工作制度、平凉市国土资源局与相关部门工作衔接制度。
取得四个成效:一是各级各部门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土地执法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协作配合、监管有力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四、试点实施范围
以平凉市国土资源局和崆峒区、静宁县为主要试点单位,其它县可确定1-2个试点乡(镇)进行,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市推开。
五、方法步骤
全市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全面部署(4月15日至4月25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统一各级的思想认识,增强试点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