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8年重点工作的通知

  3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年度目标:以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完善和落实服务业促进政策,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二是以编制新一轮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契机,推动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加快以百货大楼、长江中路等为重点的老城区商业设施改造升级和滨湖新区商业网点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型服务业,重点扶持10个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理财、创业投资等综合类金融服务,力争引进1-2家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合肥。四是积极建设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五是鼓励发展和提升体育健康产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六是继续规范有序发展会计、律师、咨询等中介服务业。
  36.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年度目标: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0亿元。
  主要措施:一是继续推进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完善旅游交通和接待服务设施,推进一批高星级酒店建设,加快打造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和资源整合力度,推出一批旅游精品。创建省博物馆、丰乐生态园等一批国家4A景区,推动滨湖新区旅游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推进环巢湖、合铜黄和合淮区域旅游一体化步伐。四是提高旅游市场开发能力,深度开发科教游、文化游、工业游,举办“百万皖人游省城”、“合肥旅游踩线采风邀请月”、“合肥乡村旅游节”等活动。五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三河等景区规划建设,加快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形成一批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创建全省旅游经济强县和优秀旅游乡镇。
  37.积极做好会展工作。
  年度目标: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培育和壮大会展品牌,力争新举办1-2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会展。
  主要措施:加强对会展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加强对全市范围内各类会展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合肥具有主导产业优势的专业展会,培育特色会展品牌。引导和扶持专业会展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合肥会展业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国内外会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会展公司来肥设立会展机构和承办展会。
  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
  38.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年度目标:完善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力争“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1%,全年文艺演出不少于400场。
  主要措施:一是积极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少儿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积极做好文博园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力争早日开工。二是制定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站)、文物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人才引进。三是全面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工程和“杜鹃花工程”,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五是积极引进高水平演出团队,组织好改革开放30周年、欢庆奥运会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六是发动社会募捐,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39.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年度目标: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内择校生比例比上年降低5%。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保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普通高中择校生招收比例严格控制在计划招生数的30%以内。
  主要措施:一是继续实施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制定并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初中校舍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三是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切实做好农民工子女入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教基地建设,开工建设合肥幼师新校区、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等工程。四是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完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办法。五是关心支持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依法管理各类民办教育。
  40.加快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年度目标:60%的乡镇卫生院、40%村卫生室建设达到标准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85%的社区居民,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措施:全面落实卫生专项规划,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市工作。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改革。继续推进市职业病防治医院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41.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
  年度目标:圆满完成奥运火炬在合肥境内的传递活动。
  主要措施:精心组织奥运火炬合肥传递活动,广泛开展迎奥运群众体育活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全力办好合肥市第九届运动会;推进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继续做好职工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工作;深入开展体育进社区活动;扎实开展第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42.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年度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出生,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主要措施:创建城市示范街道,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改革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考评工作,推进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财政投入,继续推进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建设。
  十一、全面推进民生工程
  43.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年度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五险参保263.5人次,比去年增长7.5%。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2%以上。
  主要措施: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延续、调整和充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再就业;继续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及时消除“零就业家庭”;进一步加强百帮创业服务中心、百帮创业街、劳务型服务公司建设,实施“创业扶持工程”;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劳动用工管理体系。积极实施“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劳动用工管理和劳动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以非公经济组织、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面,积极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巩固扩大退管示范社区创建成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质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