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2008-2012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2008-2012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皖政办〔2008〕16号)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2008-2012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十一日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2008-2012年规划纲要

  1997年底,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十年来,在全区广大干群、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综合治理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改变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面貌,统筹区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抓好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崛起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省政府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本次规划的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主要包括合肥、六安、滁州、淮南4市的肥东、肥西、长丰、金安、裕安、寿县、定远、凤阳、明光、南谯、全椒、来安、田家庵、大通等14个县(市、区)。2007年底,全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4.9万亩,乡村人口843.3万,分别占全省的17.3%、18.1%和15.9%。

  一、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成就
  1997年以来,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坚持“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促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突出“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区域水利、生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一)全力实施“把水留住”工程,水利条件明显改善。以治水为重点,库、塘、坝、井并举,坚持“留天水、拦雨水、抽井水、省用水”,努力实现“把水留住”。十年来,全区建设了淠史杭、驷马山和女山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水泵站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新挖和修整库、塘23249口,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95处,新增蓄水能力11.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9.8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93.8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