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决定


  (四)扶持和规范学前教育发展。坚持以县(市、区)为单位科学规划学前三年教育,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每个建制镇至少要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乡镇幼儿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人员,对民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可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师资支持和经费补助,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建设。建立幼儿园等级管理和晋级奖励制度,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到2011年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达到90%以上,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五)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既要适当扩大规模,更要注重提高整体质量,既要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高比例稳中有升,又要逐步提高普高优质教育资源率。各地要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合理调整普高布局,引导各普高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和特色民办普高,积极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的普高教育新模式、新途径。通过结对帮扶、输出管理、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快农村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高普高办学整体水平。加快创建省市级重点高中,努力满足市民对优质普高的需求。到2011年,全市分别建成省级市级重点中学45所和35所,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占有率达80%。

  (六)保障各类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学校贫困生档案及资助制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工业片区配套设施建设要优先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各地财政必须按照至少15倍于普通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及时足额划拨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要扶持民族地区教育。各校要特别关注学业成绩后20%学生的分布及成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和促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

  (七)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启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布点集中、毗邻工业片区的优势,让学校与企业以集群方式,共享校企资源,促进校企联动发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先行启动占地约1500亩左右的一期工程建设,同时再选择1-2个地块规划预留3500亩左右建设用地。2008年,启动建设办学规模为5000人以上的温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确保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筹)正式建立并实现自主招生。支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支持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到2011年,各县(市、区)要重点建设1-2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建成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重点品牌职业学校30所,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省、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0个,建成省、市级示范专业70个以上,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占有率达70%以上。高职院校与本科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