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1.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的需要,着重分析我区能源供求关系、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等发展态势,预测预警我区能源供应、价格波动等未来趋势,为全国能源预测预警工作做好服务。
2.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科学制订规划,分步组织实施,优化加强能源统计信息收集、预测预警方法与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以及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薄弱环节。
3.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互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开放创新,加强合作。主动加强交流和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三、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抓紧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按照国务院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要求,在国家能源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我区各地和各主要能源生产企业加紧建立起适合地方能源统计核算和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能源统计制度,建立健全涵盖我区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库存、区域间流入流出和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等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推进能源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各主要用能单位要从仪器仪表配置、商品检验、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工作的计量、记录和统计等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灵活、高效的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等一体化的能源统计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自治区联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自治区主要能源生产企业、主要耗能企业等的能源信息系统,形成及时可靠、快速反应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工作平台。
(三)着力提高能源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通过积极组织参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提高能源预测预警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组织面向行业协会和行业重点企业的专题培训,开展能源预测预警相关基本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各部门及相关企业对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的认识。主动加强与区外各有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各有关单位有益的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区能源预警预测工作水平。并组织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研究,对其中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四)大力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预测预警。结合宏观调控和能源工作的需要,把握能源发展与经济运行周期的关系和能源价格走势,对可能出现的能源供需失衡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时提出预警。针对我区能源实际情况,抓好煤炭、电力等重点能源供应企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重点用能行业的重点耗能企业的预测预警工作,完善能源供应中断应对预案。跟踪我区能源资源开发、加工转化、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节能减排的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
(五)建立能源预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公告、简报和网站等途径发布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相关信息。定期编制预警分析报告,提出应对措施。开通宁夏经济信息网能源预测预警工作专栏,及时发布能源预测预警信息及工作动态、相关政策、专业知识、典型案件等。实现与国家能源信息工程系统网联网,及时报送我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