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迭部县。与舟曲县同属全国滑坡、泥石流四大易发片的陇南陕南片内,经初步调查县境内共有滑坡体8处,泥石流沟道39处。
3.卓尼县。卓尼位于黄河上游的洮河流域内,地处西秦岭褶皱区,境内山岭重叠,沟谷纵横交错,高原性气候明显,高山切割广泛分布。近几十年来,由于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沟谷内堆积物丰富,河谷及沟壁冲蚀强烈,降雨集中,致使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共涉及5个乡镇的30个自然村,受侵害面积35平方公里。
(三)重点防范区段
为认真落实《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同有关部门衔接,结合我州实际,圈定了甘南州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见附表1)。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地质灾害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诱发因素,确定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防范期。
(一)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与大雨、暴雨同步。根据我州的降水特点,确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为5-9月。
(二)滑坡、崩塌、地裂缝。该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降水诱发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具有稍滞后于降水的特点,5-10月为主要防范期;人为因素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情况比较复杂,应全年防范。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认真学习贯彻《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及有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县市政府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国土资源、水电、气象、建设、交通、通讯、电力、旅游、农林、畜牧、环保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并公布于众,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抓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在查清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会同建设、水电、交通等部门,加快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报批与发布工作;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拟定本地区区域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汛期期间舟曲、卓尼、迭部、临潭四县应重点进行预防。
(三)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各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力量,协助地质灾害多发区的乡镇政府建立群测群防体系。要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的科普教育,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指导,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四)加强部门合作,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各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与同级气象部门共同配合,积极开展汛期期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对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作出预报,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
(五)加强汛前险情巡查工作。在汛期来临之际,各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建设、水电、交通、旅游等部门做好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排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巡查。其中,山区要重点巡查具有潜在重大危害的滑坡和泥石流隐患点;矿区要重点巡查地面塌陷、尾矿库和废渣堆场等可能因暴雨诱发泥石流的隐患点;公路沿线要重点巡查边坡滑坡灾害隐患点;旅游区要重点巡查可能威胁游客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查出的隐患点,要设立鲜明的警示标志,向受威胁的单位、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附表2)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附表3),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