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
(凉府办发〔2008〕30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整村推进是如期实现国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及州委、州政府《凉山州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目标任务所采取的一项关键措施。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意见》,在有效组织实施区域大扶贫战略中,成片治理、整村推进尤显重要。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搞好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制定和完善扶贫规划
(一)整村推进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凉山州扶贫开发规划》,到2007年底,全州农村还有1794个贫困村,其中省重点村374个。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08-2015年,用8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全州1794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任务。这是州委、州政府实施“惠民富民、改善民生”工程的重大举措。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摸清底数,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分期分批、整村推进,确保所有贫困村在2015年前如期实现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其中列和省规划的374个村要在2010年前完成目标任务。
(二)围绕整村推进的总体目标,制定和调整完善村级扶贫规划。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并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切实制定好村级扶贫规划。要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明确房、水、电、路、产业、社会事业(文教、卫生)改善和村级“四好”班子等方面的建设要求,逐项作出规划。村级规划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贫困村经济发展基础;二是进行结构调整,开发优势产业,夯实贫困村农民增收基础。
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贫困农牧民的增收
我州11个重点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目标任务占全州的80%以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794个贫困村,这是下一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紧紧围绕重点县和贫困村,以解决温饱和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抓好“八大扶贫工程”:一是产业化扶贫工程。河谷地带重点发展优质粳稻、烤烟、蚕桑、麻疯树、亚热带水果、反季节蔬菜等产业;二半山区重点发展畜牧业、优质水果、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产业;高山地区重点抓好马铃薯、苦荞麦、以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林业和中药材等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农民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提高贫困村农民群众进入大市场的组织化水平,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建立稳定增收的基础。二是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宜农宜牧宜林荒山荒坡荒滩的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尽快完成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镇与周边国道、省道连接线的建设,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尽快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价。继续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三是教育扶贫工程。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打“两基”攻坚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强化“两免一补”,加强民族寄宿制教育,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夜校,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为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长远智力支持。四是抓好卫生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基础建设,大力培养农村医卫人员,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卫生水平,为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五是社保扶贫工程。逐步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合,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扶持发展生产,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贫困村贫困群众生存发展构筑“安全网”和“稳定器”。六是生态扶贫工程。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健全水土流失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全面制止各种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强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省柴灶,节约能源,循环利用资源,推进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林药林化原料基地建设,推进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贫困村贫困户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七是劳务扶贫工程。继续办好昭觉青年创业中心等农村劳务培训基地,将现有近600所乡镇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成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基地。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吸纳劳动力就业,协调东部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向贫困地区招工,为贫困村贫困群众拓宽增收路子。八是新村扶贫工程。切实抓好新村扶贫规划,到2010年前,全面完成省规划374个村新村扶贫工程,到2015年前,全面完成州规划1420个新村建设扶贫工程。认真抓好贫困人口住房改造,改善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抓好移民扶贫,改善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