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8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武重、葛化、江南、裕大华、市政公司、武建等国有重点企业改革重组,努力做强做大。深化国有特困企业改革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力争今年年内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放手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积极促进个体和私营企业在数量上实现较大突破。简化私营企业设立程序,减免对中小企业的各项规费,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个体和私营企业投资方向,通过完善科技孵化器、加强各类社会职业培训、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推动个体和私营企业向科技含量高、劳动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支撑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健全个体和私营企业小额贷款制度和风险投资机制,制定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紧紧依托都市工业园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利用外资质量,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做好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服务外包基地的规划建设,积极申报光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加快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东湖高新区、武汉出口加工区、长航集团船舶生产三大加工贸易板块。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境外进行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等业务。进一步完善口岸大通关建设,推动阳逻港和杨泗港对外籍船舶开放,积极做好保税物流中心验收、二类公路口岸建设。
  (三)强化自主创新,完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和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制定落实鼓励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强化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国家光电实验室、脉冲强磁场等项目建设,争取在电动汽车、光纤传感、植物基因、3G等领域策划建设一批新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促进资源共享,完善软件开发测试与信息平台、光电子企业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推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富士康、中芯国际等重点项目部分投产,加快推进红光高清视盘机、半导体芯片封装等项目建设,深化光纤预制棒、硅晶显示器等项目前期工作。
  策划推进产业链延伸,促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支持钢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向钢材深加工、冶金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等领域延伸,重组整合国内钢铁企业,加快武钢三冷轧、三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等项目建设,建成江北加工配送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武钢高技术产业园等项目。壮大石化产业规模,完成武石化650万吨炼油能力改造,全力推进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神龙二厂、东风自主品牌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船舶、电力、冶金、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壮大环保、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工程公司,着重推进南车集团等项目建设。依托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重促轻,大力发展食品、家电、服装等优势产业,扶植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
  优化服务业结构,稳步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机制,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改造提升商贸业。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业态。整合钢材、建材、农产品等优势市场,推动百亿元大市场建设,抓紧国家稻米交易中心、竹叶山商贸城、武商摩尔城、光谷步行街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作用,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港口物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实施阳逻国际商贸物流基地、高桥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积极发展会展业。办好中博会、机博会等品牌会展,抓好国际会展博览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公共制作平台,积极争取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大力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来汉设立区域性总部,构建区域性票据中心,深化市属金融机构改革,实行跨区经营,建成区域性银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