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实现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目标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健全,农民参合率达到92.4%。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40家农村乡镇卫生院和46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圆满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节能减排工作压力仍然较大,城乡就业矛盾突出,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物价出现结构性较快上涨等。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更加得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指标预期
2008年,我市总体上面临较好的环境与基础,将继续保持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态势: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基本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全国经济较快增长势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二是区域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优惠政策将继续深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准,发达国家及我国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移,这三大机遇将有力增强我市在项目、资本上的集聚效应。三是我市自身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基础更加坚实。通过近年深入实施项目兴市、两业并举,深化改革开放,其累积效应正在不断释放,全市经济具有较好的增长基础。
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长期看,有利于我市又好又快发展,但短期内,我市将面对发展不足和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部分投资和项目将遇到更多困难。特别是当前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安排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应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在经济增长预期上适当留有余地。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确定200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3%。
--财政收入增长15.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8%以内。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确定上述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城市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形势逼人,在副省级城市中,广州、深圳已经遥遥领先,青岛、宁波等沿海城市在赶超我市后,不断扩大领先优势,沈阳、大连等东北城市依托国家政策机遇,发展势头迅猛,对我市紧追不舍,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已赶超我市。发展不够是目前我市面临的最大实际,必须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性机遇,在好字优先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预期指标安排总体上处于近几年来预期的较高水平,其中本市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为9年来最高,工业增加值、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期为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增加值等为8年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