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意产业:研究制定我市创意产业的促进办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培育激发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逐步形成创意研发、创意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环节完善的创意产业链。抓紧建设完善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新办创意企业。立足产业基础、文化内涵和资源禀赋,错位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意产业,推动包括广告、数码娱乐、网络游戏、动漫、时装及产品设计等创意行业的发展,创造一批有地方风格和国内外影响的创意品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设计师,具备举办国内外创意产业大型活动的能力。2008年基本建成以动漫创意为核心的贵阳数字动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创意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推动我市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扶持和努力创新,大力发展金融业
制定引进金融机构和高级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切实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在2008年上半年前组建完成市金融工作协调办公室。保持政府与金融界的密切沟通,积极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和支持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入驻。逐步将金融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支持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搞好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在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加快组建贵阳市再担保机构,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推动贵阳市商业银行上市。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贵阳市农村合作银行。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企业债券、投资基金、信托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进行直接融资。着力培育上市资源,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促进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配股再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积极稳妥发展证券、信托、融资租赁、典当等金融业。支持保险机构扩大服务范围,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大创新力度,强化保险市场监管。
(四)坚持多渠道投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1.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办好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扶持技工类学校发展;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集资办学,或以融资、参股等形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