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

  (六)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水资源,实行水资源的取水、引水、供水、排水、治水统一管理,着力提高水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各地要按照《贵州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贵州省水功能区划》中确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进一步分析确定各水功能区水体的纳污能力,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水功能区水体水质目标的实现。
  (七)建立健全节水机制和制度。抓紧研究制订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用水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全面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完善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有偿使用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建立以保障饮用水安全、节水、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
  (八)做好重点领域节水工作。农业生产要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耕作技术,合理调整农、林、牧、渔生产布局以及作物种植结构,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推行科学灌溉制度,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以农艺、农机、生物技术为主的抗旱保水技术,选用抗旱节水作物、改革耕作制度、改进耕作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鼓励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产业,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用水管理,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快城乡供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普及率,扩大利用再生水,合理利用多种水源,努力减少水资源消耗。
  (九)促进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强洪水管理,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调蓄能力,促进洪水资源化。要提高对中水、污水、废水的处理能力,促进中水、污水、废水资源化。要大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在旱情严重时,依法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
  (十)发挥保险机制的抗旱减灾作用。农业保险是实现抗旱保障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各地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完善分散旱灾等灾害风险的保险机制,提高全社会应对干旱灾害能力。
  (十一)加强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要大力推进抗旱减灾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干旱形成机理、旱灾风险区划、干旱监测预警和人工增雨抗旱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抗旱减灾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发旱作农业技术,引进和开发有效的集雨技术、保水技术和保水新材料,建立高效配套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