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8年全州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进一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工作

  一是深化预案。按照属地和行业管理原则,加大预案完善、编制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黔西南州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结合今年低温凝冻抗灾救灾工作中预案的不足,认真加以修订和完善,使预案更结合实际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尚未编制应急预案的街道、社区、乡村、企业以及学校、医院、供水、供电、矿山、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部位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原则督促其尽快编制应急预案,力争到今年底,所有街道、社区、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要加强预案的演练,教育群众,以检测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健全体制。积极整合各方面应急力量和资源,理顺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关系,明确机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完善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建立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协调行动,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三是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指挥协调、预防预警、信息报告和通报、应对处置联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绩效考核、社会动员等方面的机制;四是加强法制。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省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的贯彻实施工作,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文件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清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推进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任务的落实

  一是应急平台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的统一安排,认真抓好应急平台建设的准备工作,对已建和新建系统要统一完善基本功能,努力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有支撑的应急平台体系;二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增加监测密度,改进监测技术和手段,完成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建立完善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监控和保护系统;三是物资保障能力建设。调整和完善现有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整合实物储备信息资源,实现对各类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增加储备品种,完善储备设施,强化生产企业、运输部门的协议储备,提高备用生产能力,健全应急物资的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四是应急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应急资源,探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骨干队伍应急能力,补充更新专业队伍技术装备,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在改善技术装备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五是“一网五库”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工作联络网、预案法规库、典型案例库、专家库、专业队伍库、物资库。州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州应急办负责检查相关落实情况并汇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应急资源等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摸清家底,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制订可行的调用方案,确保应急救援需要。州直和中央、省属驻州单位于6月底前将完成情况向州应急办报告,各县(市)、顶效开发区相关部门向各县(市)政府办、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报告,各县(市)政府办、顶效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将汇总情况上报州应急办备案。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