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升社会防控火灾的“软实力”
(十四)打造户外、流动、媒体等消防宣传教育平台。各级政府要制订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保障消防宣传教育经费,大力开展消防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按照《建立“一畅两会”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着力打造大型户外广告牌或大型LED屏幕、固定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固定消防宣传教育橱窗、流动消防宣传车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等消防宣传教育平台,切实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十五)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形成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联动体系。各级教育、科技、司法、劳动保障、文化等部门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年度义务教育、教学、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内容。教育部门要组织编写中小学生消防常识读本,组织每个学校每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或演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传播媒体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文化部门要开展“消防电影《火海逃生》进校进厂进村进社区”活动,科技、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培训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通过成立“消防宣传志愿者”组织等形式义务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各级政府要继续开展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十六)全面推行社会消防执业资格制度。公安、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工程项目经理、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等特殊岗位纳入社会执业范畴,对社会单位应聘管理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开展消防职业资格培训,取得消防执业资格证书。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保安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
七、提高灭火抢险救援实战能力,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确保将已发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十七)整合灭火救援力量资源,形成联动灭火救援网络体系。建立以政府统一领导,公安、安监、交通、地震、林业、环保、海事、医疗、市政等部门参与的灭火救援网络体系,制订联合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职责、任务和调度指挥方式,每年各区(经济功能区)至少组织2 次以上协同训练、演练。今年要在市公安消防局特勤大队建设省级首批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