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实施《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落实生态市“十项重点工程”,建设农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着力优化我市的生态环境。推进我市治污保洁和江河水整治工程的实施,综合治理市内排洪渠,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建设。加快拱北污水处理厂扩建、高栏港污水处理厂、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西部地区垃圾处理中心等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针对近几年来机动车辆迅速增加的状况,加大力度治理汽车尾气。积极准备,迎接环保模范城市复检。
(八)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坚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大力实施农村青年、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程和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落实扩大征缴责任制,深入推进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实施《
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严格执行国家稳定房价政策,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要多管齐下,积极筹集廉租房房源,全力加大廉租房供应力度,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加大力度在香洲、斗门、金湾开工兴建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建设项目,完善廉租房制度,建立廉租房专项管理资金。
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小病治疗免费”项目,完善免费婚前和孕期医学保健服务制度。加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卫生应急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由于“135”计划的实施,道路改造和建设进入高峰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安全宣传和教育,增设临时指示路牌和安全警示,重要路口增派警力指挥交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积极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违法检查,大力查处价格违法案件,适时使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适当补贴,稳定主要食品和副食品价格,减缓价格总水平上涨趋势。根据粮、油、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采取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适当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积极稳妥地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妥善解决好工程欠款等历史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