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分行业规划和重点领域节能专项规划。按照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由市经贸委、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力量分别制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农业等分行业循环经济规划和各节能重点领域节能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认真组织实施。着力完善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由市旅游局、文化局、商务局分别牵头,完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解决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和生活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由市经贸委牵头,提出以O六一民品开发、海尔冰箱为龙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建议意见;由市经贸委牵头,市科技局和相关县、区(市)政府配合,制定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药和生物制药,建设忠庄--龙坑--南白制药工业集聚区的政策措施;由市经贸委牵头,市商务、农业部门和相关县、区(市)政府以及相关企业配合,制定巩固提升食品工业,加快建设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8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和卷烟技术改造及100万亩茶园,建成名酒名烟名茶基地的政策措施,努力以较低的资源消耗,获得经济总量的增长。
(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多渠道争取资金扶持。各县、区(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组织实施燃煤工业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节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各地、各重点企业要制定节能改造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用好用足节能技改项目国家财政奖励政策,围绕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等重点节能工程,选择一批节能效果显著的重点技改项目申报国家财政节能奖励资金。同时,设立市级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重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以及与节能相关的节能统计、节能监察、宣传培训、表彰奖励和建立能耗通报制度等。加大节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对节能效果显著的技术和产品要从政策和资金上重点给予支持,采取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七)加快节能技术研发推广,逐步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节能技术研发工作,围绕我市节能工作需求,重点研究开发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节能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规范有关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申报、审核、公告程序,继续组织推荐、公布适于在我市推广应用的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一批量大面广、节能效果显著的技术和产品。培育和发展我市节能技术市场,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融资担保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