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抗凝冻捐赠款物和救灾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根据省审计厅2008年2月5日明传电报和《关于调整全省捐赠资金审计调查内容和时间的通知》(黔审办〔2008〕25号)安排,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抗凝冻捐赠款物和救灾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调查捐赠款物和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否及时安排分发、下达,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以摸清社会捐赠款物和救灾资金的管理现状,促进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保证捐赠款物和救灾资金安全完整。2008年5月10日前完成。
(四)环保资金审计。市审计局对市级环保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重点检查环保资金收取、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排污费的收取是否合规,有无乱收费现象等问题,了解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以促进排污费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在审计中要延伸审计部分治污资金的使用情况。2008年10月底前完成。
(五)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按省审计厅统一安排,对2005--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审计资金管理使用中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管好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投资效益。2008年5月底完成。
(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审计调查。组织各县、区(市)审计机关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行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切实关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中小学校在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中有无违法违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审计建议。2008年10月底前完成。
(七)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市审计局对全市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对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不到位、管理混乱、挤占挪用和使用效益不好等进行揭露和反映,促进加强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08年10月底前完成。
各县、区(市)审计机关应根据当地工作重点,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选择一些项目,积极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影响效益的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市审计局对市公共交通运输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对其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实施审计监督,分析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揭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审计建议。2008年10月底前完成。
各县、区(市)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按照《
贵州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和《
遵义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试行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操作。重点揭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对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方向和力度,检查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政策取向,管理是否到位,以摸清工程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和综合效益情况;以促进工程建设资金和项目管理为目标,重点检查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资金使用和执行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合同制度以及超概原因等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管理混乱以及重大违法违规等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效果,促进提高项目的科学决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地应结合当地政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五、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贵州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暂行办法》要求,规范审计程序,全面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各地应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对干部管理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市审计局将对3名县(处)领导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各县、区(市)局至少应安排审计2名科(局)级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