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常德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市、县市区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等相关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以政府和政府办及各部门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途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重点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拆迁、环境状况、就业信息、民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交警、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环保等执法部门要搞好行政执法程序及处罚结果信息的公开。各单位要加强内部公开,重点公开内部管理制度、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及执行、单位财务收支、干部选拔、交流、考核奖惩、职工福利分配等情况。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目录作用,市、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要按常政公开办发〔2007〕2号文件要求,编制标准化、系统化、电子化的政务公开目录,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子网站上发布审定合格的政务公开目录,目录与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要建立链接,并将政务公开目录编印成册,提高政府信息管理水平。为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为公众监督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提供平台。市直与县直部门要编制政务公开指南,方便群众办事。
  四、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办事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务公开领导机构要认真组织、统一部署;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是办事公开的责任主体,要具体实施、力求实效。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拓展公开领域。公开范围要从传统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行业,拓展到住房、计划生育、环保、通信、电信、旅游、金融、食品、药品、城管、农资等领域。健全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听证、咨询、公示、信息发布、投诉、反馈、处理以及社会评议、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突出公开内容。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全面清理服务事项,编制办事公开目录,绘制办事流程图,重点公开办事项目、收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及服务承诺、岗位规范、纪律规定、监督渠道等。创新公开形式。综合利用网站、报刊、广播、电视和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等载体进行公开。
  五、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重点提升两大主载体。一是政务中心。市、县市区政务中心要在着力提升功能体制、运行机制、服务素质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继续完善、落实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一审一核、并联审批、缺席默认、超时默许等运行机制,增强工作实效。整合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国有土地招拍挂、国库支付、投诉受理、市长热线、文件查阅、信息发布、便民服务等机构或项目进驻中心,建设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效能监管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政务服务中心,推动中心加快向“市政厅”方向发展。二是网站载体。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加快网上审批和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电子政务建设要整合资源,超常发展,力争突破。加速建设政务内网和外网平台,着力推进各类应用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升级改造与开发创新。突出抓好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充实门户网站内容,确保门户网站信息全面准确、更新及时。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实行网上办公,今年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率要达30%。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实施网上监控。对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实施全程监控、及时预警、跟踪督办,推动行政权力网上阳光运行。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所属子网站要把网上政务公开栏目办好办活、办出特色。要建立健全听证、咨询和新闻发布制度,拓展政务公开形式。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