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建立健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把食品药品安全投入列入公共财政开支的重要内容,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执法装备,保障检验监测、监督抽检、信用建设、信息发布、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供经费保障,做好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落实工作,统筹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健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和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严肃查办大案要案。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监察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和监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防止越权乱作为、失职不作为。
  2.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双评”(食品安全隐患评估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绩效评价)机制。各级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切实运用“双评”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对本区域食品安全隐患的调研、抽检和评估,针对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并通过实施整治绩效评价确保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3.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药害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市、县要组织开展Ⅲ、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应急体系的可靠性、应急指挥的有效性、应急反应的灵敏性、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强化应对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实战能力。
  (四)建立健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推进机制
  1.建立领导机制和责任体系。要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各级政府要明确一名领导具体抓落实,实施目标管理,纳入年终考核,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制定推进台帐,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县区和市直协办单位,各有关协办单位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将每项任务和指标落实到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2.建立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和项目数据库。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情况和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立重点项目数据库,设立工作台账,倒排时间表,强化评估考核。
  3.建立定期督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各级政府、各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本辖区、本部门工作进展情况、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同时,要强化信息沟通和定期报告制度,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协办单位要确定1名科级干部,专门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工作,每月底前书面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当月工作进展情况及统计表格。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