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

  5.进一步加强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和监管,依法取缔无合法经营资质的餐饮企业。已取得卫生许可证但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认真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卫监督发〔2005〕260号),严格落实《河南省农家乐餐饮卫生管理办法》(试行)(豫卫监〔2007〕164号),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食堂、旅游点餐饮、小餐馆和农村聚餐的整治和监管。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销售、使用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无QS标志食品、餐饮具和食品容器使用前不消毒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等违规违法行为。
  6.进一步加强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无QS标志等食品,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维护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形象。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项目
  1.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固定宣传阵地,积极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报告员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了解科学种植养殖、安全使用农药兽药以及安全消费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和食品安全素质。
  2.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讯手段,定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发布消费警示信息。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养成科学饮食、安全消费习惯。
  3.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开展中小学食品安全有奖征文活动,推进科学饮食知识进课堂,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教育,使中小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掌握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企业活动。结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有效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向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5.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机关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掌握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大赛、摄影比赛,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树立和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