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资源更加丰富。到201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2.3万人,其中从事技术开发和推广的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20%以上。
--科技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到2010年,新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增加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新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30家,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00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市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农村科技入户率达95%以上,科技示范户占农户的比例达到20%。
三、发展重点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要突出抓好五个重点领域及其十四个优先主题(优先主题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基础较好、近期内能取得突破的技术群)、三大科技工程、若干重大科技专项。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1、现代农业
围绕农业新品种繁育技术、农产品安全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三大优先主题,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发掘、保存与利用、杂交优势利用等研究,重点开展杂交水稻、柑桔等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与繁育配套技术的攻关,选育杂交水稻、优质果树等农作物新品种;开展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和主要畜牧品种集约化养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制订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为打造农业名牌提供技术支撑;开发蔬菜、水果、稻谷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和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降解技术;研究开发速生林高效利用及制浆技术、木基复合装饰材料制造技术、林业绿色化学产品和生物制剂技术、造纸碱木质素系列产品技术;开发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
2、医药产业
围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现代中药和新药创制技术、农村与社区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技术三大优先主题,开展珍贵野生中药材保护及良种选育,开发珍贵和濒危野生中药材的野生改家种技术和人工培养技术;开展红豆杉、鱼腥草、黄姜、茯苓、金银花、龙脑樟、紫珠、金刚藤等地方优势(特色)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鱼腥草制剂、正清风痛宁等主要中药产品的指纹图谱研究;开展三尖杉、青蒿素、金刚藤、金银花等地方特色中药材有效成份分离提取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较大的出口创汇能力的药物中间体;重点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茯苓多糖注射液和关络通、芪仙升白颗粒等中药新药和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仿制药物;研究开发TQ-B、TQ-Q细菌、细胞自动制片机系列产品及配套技术;研究地方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干预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建立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