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交通疏堵工程。主要包括以下7项工作:优化29处平交路口;建设17处公交港湾及站台;建成8处过街设施;清理8处路口占路线杆;改造10处公交换乘场站;整治主要大街沿线800余处公交站牌;编制《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优化改造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地区和人流量较集中区域的行人及自行车系统。
(四)改善道路微循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5项工作:完善北京南站周边路网,建设凉水河南侧路、北京南站站前街、永定门车站路、四路通中路、马家堡路南段等道路;改善东直门地区微循环系统,改造东直门枢纽2号路、香河园路、工体斜街;完善莲石路、莲花池地区微循环系统,改造西翠路、永定路、采石路;建设坊东路、看丹路、大红门路、北沙滩路、朝阳区热电场路等次干道及支路;改造和平里南街、展览馆路、双清路、南横街四段、登莱胡同、吴家桥路等。
(五)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主要包括以5作:改造31个奥运场馆、39个签约酒店、11个定点医院和27个旅游景区周边31条道路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奥运公交专线站点的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2835辆无障碍公交车;完成既有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改造;组建无障碍出租汽车车队,投入运营30辆无障碍出租汽车。
(六)加快智能交通建设。主要包括以下7项工作:完成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奥运公交专线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建设轨道交通AFC/ACC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清算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奥运会前新建60处交通流检测断面、46个交通旅行时间检测断面、50个室外交通信息诱导显示屏;完善北京公众出行网站,整合交通信息服务热线;改造升级“122”报警台和相关网站;整合交通信息资源,推广运用先进技术。
(七)大力整治交通环境。主要包括以下6项工作: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完成五环路以内立交桥下空间的清理和整治,粉刷桥梁,检修通道;加大整治机动车非法运营,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完成八达岭等高速公路和放射线国道的交通标志改造;加强占道作业管理的统筹协调;完成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增设城市桥梁安全防护设施。
(八)加大交通管理力度。主要包括以下5项工作:严罚酒后开车、非司机开车、闯红灯以及伪造、遮挡、假冒、套用机动车号牌等四类违法行为,严管大货车、大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等四种车辆,严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严整交通秩序;集中治理33处交通堵点、41处秩序乱点、12处事故黑点;新建50处公交优先灯控路口,新增公交专用车道20公里;增设1000个以上路侧停车位;新增1.6万个奥运专用交通标志,改造完善五环路以内189座立交桥及其周边指路标志,增设7378个指路和新型路名确认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