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秋播以来,全市以设施蔬菜、食用菌和露地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面积扩大了22万亩。预计一季度新增156万亩以上,可完成全年任务的31%。
20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牵头单位:市林牧渔业局。
落实情况:层层分解任务,加强技术推广。争取去年1000万元规模猪场资金及时到位,加强项目及资金管理,同时积极争取今年项目资金。
2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和适度规模经营。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
落实情况:分解了任务,开展专题调研。目前各县(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试点镇已经选定,正在制定运作方案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发展4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进一步扩大。
22大力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力争年内直接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农户比例达到50%。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落实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省、市和县级龙头企业200家,拥有种植基地27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4万亩。年收购、加工农产品240万吨,收购额达到85.5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达90万户,直接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农户约占全市总农户的47.8%。
23建立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牵头单位:市经贸委、发改委。
落实情况:全市建成各类农产品市场275个,市场总占地面积约3400 亩。其中:农贸市场232个,总占地面积约2400亩;专业和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12个,总占地面积约30亩。2008年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以大型连锁企业和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把连锁超市向村镇推进。至3月底,已在乡镇和行政村新建农家店126个。
24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
落实情况:制订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专题座谈会,对2008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4月中旬将在邳州召开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观摩交流会。
25力争年内农产品及加工品销售收入、出口均增长15%以上。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落实情况:一季度,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4.4亿元、利税5.1亿元、利润3.7亿元、出口交货值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14.2%、18.4%、49.7%。
26年内实现全市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规划全覆盖。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建设局。
落实情况:积极争取省建设厅村镇规划编制资金,计划年内完成全市村庄规划,任务已下达至各县,每月调度。
27完成60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牵头单位:市交通局。
落实情况:截至3月底,已建设完成39.11公里,占年度计划的6.5%。
28抓好南水北调、东调南下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河道整治和山区水源建设。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委。
落实情况:刘山站、解台站已具备泵站试运行条件。蔺家坝泵站主体工程1月通过水下验收,正进行泵站房屋装修等施工准备工作。至3月底,中运河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河道扩挖已开工13.5km,沿线建筑物已开工21座,完成投资3542万元。至3月底,全市疏浚整治县乡河道263条,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9.4%。全市有625个行政村开展了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6%。我市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已通过专家审查,年度计划实施项目初步设计已报省发改委、水利厅,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9把农村就业纳入全市社会就业体系,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四道保障线。牵头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民政局。
落实情况: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政府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到各级政府。实现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做到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截至3月15日,全市62519万农村居民(含开发区11.27万人)已参合583.1万人,全市参合率已达到93.27%。新沂市、贾汪区已完成年度筹资任务。
30加大对219个经济薄弱村的扶贫开发力度,确保20%的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目标。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市扶贫办)。
落实情况:新一轮扶贫工作全面启动,继续推进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大力实施“百万农民脱贫攻坚”工程。组织市95家单位和部门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95个重点村开展挂钩帮扶,抽调44名机关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县(市)、贾汪区扶贫工作队员和帮扶单位调整到位。整村推进项目、贫困农民技能培训、扶贫小额贷款发放等工作进展顺利。
31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年内完成15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
落实情况:继续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列入县(市)区综合目标考核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继续实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大力实施“六个一”建设工程,确保2008年底150个示范村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
32深入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
落实情况:争取省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计划600公里,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正在勘测实施中。省下达我市农民培训任务65万人,已分解到各县(市)区,正在有序推进。积极开展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创建,认真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20元,全市参合人口达到60755万人,参合率达9704%,村级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覆盖率95%以上;一季度新建、改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个(中心20个)。已确定并上报了农村环境整治村名单共590个,近期制定下发综合整治村验收标准。省下达我市农村镇级文化站建设任务21个,已签定了任务责任书,规划建设方案已完成并上报省厅。
三、大力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层次,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33加大中心商圈建设力度,突出抓好金鹰国际二期工程、中央国际商务广场、彭城北路步行街、苏宁综合商务广场、力宝大同街商贸开发等中心商圈重大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重大项目办、经贸委。
落实情况:金鹰二期及停车场项目完成动迁前期手续,已有5户搬迁。苏宁综合商务广场完成前期拆迁手续。彭城北路步行街项目初步完成规划。中央国际商务广场项目基本完成拆迁准备,4月份开始拆迁。力宝大同街商贸开发项目商业街区完成拆迁32万平方米,力宝百货裙楼正在装修,塔楼主体加紧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