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严格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防灾水平。
(二)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水务、交通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组织作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组织编制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提高应急防灾能力,防止发生群亡群伤的地质灾害事件。
(四)进一步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对已发现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编制好点上防灾预案,由当地政府逐一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及监测预警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发放地质灾害预防明白卡,并在危险区域竖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认真做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六)各级政府要按照《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预警和治理,同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那些可能突发成灾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早进行工程治理和迁辟,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和危害。
(七)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应与同级气象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信息,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八)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一步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防灾。
附件:2006年岳阳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附件:
岳阳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编
号
| 隐患点位置
| 灾种
| 潜 在 危 害
| 可能诱发原因
| 防治措施建议
| 防灾责任
单 位
| 责任人
| 监 测
责任人
|
1
| 平江县三阳乡大源村钟家组狮子塘
| 滑坡
| 威胁6户居民22人安全
| 降雨、人工加载
| 避让、坡面防护
| 三阳乡政府
| 吴向前
| 赖启清
|
2
| 平江县安定镇浮坛村上垅
| 塌陷
| 危及房屋30间、人口100余人
| 降雨
| 危房搬迁、关闭部分矿洞、治理
| 安定镇政府
| 汪明生
| 沈考武
|
3
| 平江县加义镇思源村新铺组下棋管
| 滑坡
| 危及100余人
| 降雨、坡脚开挖、人工加载
| 监测、治理
| 加义镇政府
| 方定安
| 陈正生
|
4
| 平江县加义镇横许村斗岭组
| 滑坡
| 危及房屋及人口35人
| 降雨
| 监测、治理
| 加义镇政府
| 方定安
| 赖保民
|
5
| 平江县南桥乡金埂村金鸡败岭
| 滑坡
| 危及房屋、公路及人口450人
| 降雨、人工加载
| 监测、治理
| 南桥乡政府
| 胡雄文
| 冯汝平
|
6
| 平江县童市镇永享村大坡里
| 山体
裂缝
| 可能崩塌滑坡,危及12户74人安全
| 降雨、地震、
爆破
| 监测、治理,
组织避险
| 童市镇政府
| 陈 淼
| 罗友根
|
7
| 平江县三墩乡文家村樟树岭
| 滑坡
| 危及房屋及人口70人
| 降雨
| 监测、治理
| 三墩乡政府
| 吴改良
| 余后农
|
8
| 平江县浯口镇东港村二组龙潭
| 滑坡
| 危及人口230人
| 降雨
| 监测、治理
| 浯口镇政府
| 吴恩厚
| 张孟湘
|
9
| 平江县浯江镇甘塘村桥头斋公坦
| 崩塌
| 危及房屋及人口51人
| 降雨
| 监测、治理
| 浯口镇政府
| 吴恩厚
| 杨元兵
|
10
| 平江县向家镇黄金村八组大条里
| 滑坡
| 危及房屋及人口90人
| 降雨、坡脚开挖
| 监测、治理
| 向家镇政府
| 王火丁
| 潘敢华
|
11
| 平江县大坪乡积谷村
| 泥石流
| 危及房屋及人口70人
| 降雨
| 监测、治理
| 大坪乡政府
| 凌晓东
| 李云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