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4、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政策性文件与上位法或上级政策相抵触,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有其它情形的
  1、在管辖范围内发生截留、滞留、挤占、挪用、浪费政府性资金、政府管理资金,或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财或造成国有资财流失的;
  2、在管辖范围内因行政不作为或不当作为,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
  3、行政首长本人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或行为失于检点,举止不端等,有损公务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4、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机关工作人员多次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5、指使、授意机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的;
  6、对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包庇、袒护或纵容的;
  7、其它情形需要被问责的。
  第五条 问责方式:
  (一)告诫;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公开道歉;
  (三)通报批评;
  (四)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五)调整工作岗位或建议调整工作岗位;
  (六)免职或建议免职;
  (七)劝其引咎辞职。
  前款问责方式,可以单处或者并处。其中,作出免职或建议免职或劝其引咎辞职决定的,应当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任免程序办理。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发现或根据下列信息发现应当问责的情形,可以决定启动问责程序。可责成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对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可作出问责决定。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的举报、控告、申诉;
  (二)领导和上级机关的指示、批示;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政府法制、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审计、安全生产、信访、效能建设等部门单位在履行工作职责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六)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七)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事实与建议;
  (八)其它领导向市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出的问责建议或其他渠道获取的问责信息;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