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修正)

  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县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中,回族、土族公民所占比例,应与其人口比例相适应。
  自治县人民政府实行县长负责制。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中,应当合理配备回族、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应当合理配备回族、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第十三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设置工作部门,自主地调剂各部门的编制名额,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四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同时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第十五条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国家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自治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
  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第十六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院长或副院长、检察长或副检察长。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其他工作人员中,应当合理配备回族、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第十七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和审理案件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第四章 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

  第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自主地安排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事业。
  自治县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县的财力、物力和其他条件,自主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对上级国家机关在自治县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配套资金减少或者免除的照顾。
  第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第二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