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创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水产品供给基地,加快发展水产业。发展壮大捕捞规模,推进海洋捕捞从近海向外海转移,采取贷款贴息、群众合股等形式,鼓励发动渔民造大船。加大西南中沙外海渔场开发力度,对在省内建造示范性外海捕捞渔船实行直接补贴。多渠道争取资金,五年建造10-20艘千吨级以上大型渔业综合补给船,组织实施远洋渔业项目。实施养殖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罗非鱼、对虾、鲍鱼等水产健康养殖,引导渔民、企业发展池塘精养、工厂化养殖和近海设施养殖,建设一批精品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积极发展水产苗种产业,建设热带水产苗种繁育产业带,把海南建成全国水产良种繁育供应中心。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年产值超1-2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规划建设冷冻加工基地,提高水产精深加工水平,扩大水产品出口。
25、建设优质绿色瓜果菜供给基地,大幅度提高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建设一批规模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经济型大棚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设施瓜果菜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力争五年全省设施大棚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实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热带优质高效水果,加强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五年新增基地面积100万亩,优质精致瓜果菜占瓜果菜出岛总量的80%以上。搞好瓜果菜出口基地备案认证,扩大建设规模,五年建成直接出口瓜果菜基地80万亩。建设一批高标准香蕉生产基地,做强香蕉产业,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特色水果。落实橡胶良种补贴,加强橡胶良种基地建设,扩大橡胶生产规模,提高热带作物生产管理水平。积极开发热带花卉资源,五年新建花卉生产基地5万亩,使花卉产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6、规划建设经济林业基地,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以速生丰产用材林、热带经济林、热带珍贵乡土树木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主的商品林业,五年完成速生丰产林面积50万亩,发展珍贵乡土树种5万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天然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规划建设一批林下经济基地,积极推广立体经营模式。推进木材、纸浆、竹藤及林化产品加工。积极发展热带森林旅游。
27、全面提高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水平,加快发展南繁种业。创新南繁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南繁优势,加快南繁成果转化。规划建设南繁公共实验室和资源基因库,具有国际水准的种子科研服务中心,标准化公共试验示范基地、转基因试验和隔离释放安全区。加快南繁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强南繁检疫,保障南繁安全。规划建设100万亩(琼南70万亩、琼北30万亩)制种区,扩大商品种子生产能力,推进种子产业化。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