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7、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认真实施《阳江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抓好三山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游艇和风帆项目、阳春温泉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建设。努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等旅游品牌,加强“南海I号”的旅游宣传推介和营销策划,开发“南海I号”古船模型等系列旅游产品,策划、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打造新的旅游亮点。办好第八届阳江市旅游文化节。(市旅游局、文广新局负责)
1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粤西烟草配送中心、粮油批发配送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逐步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物流基地,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市经贸局、粮食局、烟草专卖局、交通局、规划局负责)
19、积极扩大内需。加快消费市场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规模。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会计、信息、设计装饰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引导形成汽车、房地产、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市经贸局、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建设局、司法局、文广新局、旅游局、体育局,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七、努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继续推进绿色阳江建设。深化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推行污染减排一票否决和环境责任追究制。开展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加强水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推进漠阳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安全处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对全市32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服务。抓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认真把好环保准入关。积极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广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加强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和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好阳西、阳东、江城国家级和海陵省级海域使用管理百强县示范活动及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平行示范点项目。(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局、统计局、市政局、经贸局、建设局、海洋渔业局、水利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