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湘江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湘江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
(永政办发〔2007〕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金洞林场、回龙圩管理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永州市湘江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七年元月十八日

永州市湘江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

总 论

  为保护我市湘江段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函[2005]32号文件和省环保局《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编制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格局的总体思路,建立主动引导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治理水环境。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突出水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我市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7、《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8、《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9、《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0、《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11、国家相关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2、国家相关行业、产业政策。
  规划编制范围及时限
  1、规划范围
  我市湘江流域内工业污染防治、船舶污染防治、城市生活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废水污染为主,兼顾固体废物进入水体对水环境的污染。
  2、规划时限
  规划时限为2006-2010年,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
  一、自然、社会环境现状
  1、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南部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东接郴州,北界衡阳、邵阳,西南毗邻广西桂林、贺州和广东清远,地理位置北纬24°39′~26° 51′,东经110°06′~112°61′。全市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人口571.82万人。
  (2)地形地貌
  位于全国地形由西向东倾降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接地带,又是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初始地带,为我省的高海拔山区之一。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和中部低。西南部南岭山脉中的越城岭、都庞岭和萌渚岭属第二阶梯的南翼山地,山体巍峨高大,山峰高达千米以上。东北及中部属第二阶梯外缘与第三阶梯交接部位,岗丘、平原镶嵌,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
  地处南岭北麓的山地区,地貌类型发育受燕山运动和喜玛拉雅山运动以及伴随发生的岩浆侵入的影响,加上地表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以山地为主,丘、岗、平原俱全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地貌的基本特性是三山围夹两盆地,呈向东北倾斜的“山”字形地貌轮廓。越城岭余脉舜皇山、牛头寨山等矗立在我市西北边境,萌渚岭和九嶷山屹立在我市南边,都庞岭虎踞在我市西部边陲,其支脉紫金山和阳明山横贯我市中部,山体蜿延两百余公里,将我市割隔成南北两个天然的丘岗盆地:零祁盆地和道江盆地。
  (3)地质
  地表构成物质依各类地貌形态呈规律性分布,大体分为七大岩类:
  碳酸盐岩类:为晚古生界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上统余田桥组以及二迭系、侏罗系石灰岩、白云岩等,属浅海相沉积,多分布在两大盆地的丘岗地带。碳酸盐风化成土作用差,化学溶蚀作用强烈,经溶蚀风化后,多形成裸露的弧峰、石林和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其发育的大壤为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经长期红土化作用后形成红壤。
  变质岩类:为震旦、寒武、奥陶及志留系浅变质砂岩、泥板岩、绢云母板岩、干枚岩等,主要分布在中山、中低山区。变质岩是山地最主要的成土母岩,经风化剥蚀多形成山地黄壤和黄棕壤,土壤质地好,矿物养分含量丰富,适种性广。
  花岗岩类:为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中深成侵入岩床、岩基,有白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主要分布在我市中山的上部峰丛地带。花岗岩风化形成红土,土壤质地疏松,易造成水土流失。
  砂页岩类:为泥盆系下统及中统跳马涧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粉砂质页岩、钙质岩等,属内陆河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低山山体下缘。砂页岩层理发育,经风化剥蚀多形成土壤质地优良的山地黄壤。
  砂砾岩类:为下侏罗系砾岩、砂砾岩、砂岩等,属河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大盆地的丘岗区。砂砾岩风化后形成含砂砾较多的黄壤。
  红岩类:为白垩系、下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属内陆湖盆相沉积,仅分布在我市局部丘岗地带。
  第四纪风化红土:主要为近代松散堆积物、冲积物,包括第四纪红色粘土、潮砂泥土等,分布在湘江、潇水流域的冲积平原、溶蚀平原和丘岗风化壳。河流冲击土土层深厚,水热条件好,养分含量高,耕作性优良,是我市主要的耕作土壤。
  (4)气候气象
  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半年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光热水基本同季,严冬期短,无霜期长。我市年平均气温17.6℃~18.6℃,降水1200~2000mm,日照时数1360-1740小时。各县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见下表。
  各县区平均气温

  单位:摄氏度

县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零陵

6.9

9.5

11.7

18.3

22.1

25.8

31.1

28.7

25.2

19.0

14.3

7.6

冷水滩

6.9

9.8

12.1

18.6

22.4

26.4

31.9

29.7

26.0

19.7

14.6

8.0

祁阳

7.3

9.8

12.2

18.8

22.6

26.7

32.4

29.8

26.2

19.9

15.0

8.3

东安

6.7

9.6

11.8

18.5

22.1

25.8

30.8

28.9

25.3

19.0

14.2

7.7

双牌

6.7

9.9

11.9

18.5

22.1

25.5

30.5

28.2

24.6

18.6

14.1

7.3

道县

8.2

11.5

13.3

19.6

23.0

26.0

31.0

28.9

25.6

19.9

15.3

8.8

宁远

7.9

11.1

13.2

19.4

23.1

26.2

30.8

28.3

25.3

19.4

14.9

8.2

江永

8.1

11.1

13.1

19.3

22.9

25.4

29.1

27.8

25.1

19.2

15.0

8.7

蓝山

7.6

10.9

13.0

19.4

22.7

25.7

30.5

27.7

24.4

18.7

14.5

7.7

新田

7.4

10.5

12.4

18.8

22.6

26.0

30.9

28.4

25.3

19.5

14.8

7.9

江华

8.5

11.6

13.4

19.7

23.2

25.6

30.2

28.5

25.3

20.1

15.4

9.1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