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环保局等单位关于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

  3、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结合各地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农村供水工程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方式,应积极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完善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认真解决饮用水中氟、汞、镉、铅、砷、铜等重金属污染超、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量指标超标严重、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及其它饮用水质超标等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使饮用水达到合格标准。推行农村供水的自我维护、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确保长期稳定地解决农村吃水难问题。在村庄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尽量建集中供水工程,以利于水源地的统一保护。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应优先选择城镇供水管网延伸的供水方式,实行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三)清洁田园。以推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采取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按照土壤调查技术规定,合理布点监测,建立全市土壤背景值数据库,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攻关,重点抓好采矿区土壤修复示范项目。推广生态施肥,病虫害生态控制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创建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重点选择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养殖场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示范。
  1、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全面掌握土壤污染现状、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土壤背景值数据库,为土壤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地修复和合理布局农作物耕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地质地貌和土壤污染类型情况,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研究,重点抓好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菜篮子”基地等与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地,创建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
  2、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综合利用优先,因地制宜选择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方式。积极推行生态型水产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3、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稻田养鸭、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合理使用施用农药,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调整肥料结构,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微生物肥料和垃圾堆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水平,结合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鼓励回收农膜或重复使用、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改进农膜使用技术,减少农膜对土壤的危害。建设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袋、瓶等废弃物收集池,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