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重点抓好39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体育发展的投入,年内60%以上的全面小康示范村建有比较标准的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36所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所有县区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70%以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抓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继续抓好农村乡镇敬老院和村“五保之家”建设,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年内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提高库区移民生活水平。由市、县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民政、计生、扶贫、移民等部门负责落实。
5.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民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村流通网络。支持建立“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由市、县区发改委、商务、供销、农业、质监、药监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建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认真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民5万人以上,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9万人,“阳光工程”培训2.6万人,扶贫技能培训0.5万人。由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机、畜牧水产、教育、科技、扶贫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各级财政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重点支持粮油、果蔬、林药、畜禽等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贮存技术研发。落实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向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由市、县区财政、发改委、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等部门负责落实。
3.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市科技信息“户联网”服务“三农”的作用,着力培育科技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由市、县区科技、教育、农办、农业、农机、畜牧水产等部门负责落实。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